澳门科学一号”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首颗科学卫星成功发射!
5月21日16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该卫星作...
“爱达·魔都”号!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船名正式发布
5月19日,中国船舶集团向全球公布了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的名称——“爱达·魔都”号,这也标志着该邮轮正式进入交付运营倒计时。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总吨位13.55...
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 “海油观澜号”成功并网投产
5月20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正式开启了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的新里程。这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
“祝融号”有新发现!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火星北部曾存在海洋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地球科学学院肖龙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综合分析“祝融号”火星车搭载的多光谱相机获取的科学数据,首次在火星表面发现海洋沉积岩的岩石学...
国内首次两座不同高铁特大桥同步成功转体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18日,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荆荆高铁荆门特大桥转体梁与中铁二十四局承建的沪渝蓉高铁太白集特大桥转体梁,经过70分钟转体施工,成功...
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在原理验证阶段开展的首项机构类地面试验!
记者16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该院近日圆满完成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栅格舵展开试验。 这是新一代载人火箭在原理验证阶段开展的首项机构类地面试验,主要目的是验...
国际首次!二氧化碳一步近100%转化为乙醇
记者16日从江南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刘小浩教授团队创新性地采用结构封装法,构筑了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
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2023年5月17日10时4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
四个显著增强!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科技实力伴随着经济实力发展同步壮大,科技赋能成为高质量...
国内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光谷光子号”在武汉试乘开跑
5月11日,国内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光谷光子号”在武汉试乘开跑,带来“人在天上跑,景在地上追”的梦幻体验。 空轨即“悬挂式单轨”,是一种中低运量、生态环...
汶川地震15年后,有哪些应急救援新“利器”?
大型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多模融合生命探测仪、应急充电方舱……日前,在四川乐山市沐川县、凉山州宁南县等地举行的四川省2023年抗震救灾综合实战演练中,涉及城市航空救...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11日5时1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交会对接完成后,天舟六号将转入组合体飞行段...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通过国家验收!
1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迎来关键节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它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线观测站...
国际首次!我国开展基于航空平台的三波段冰川探测实验
近期,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及武汉大学在青海省八一冰川地区组织实施了冰川...
伸手就能坐地铁?这条线路实现了
不用刷卡、不用刷码,只需伸出手掌,就能刷开地铁闸机。这样“刷掌”乘车的便利新模式,如今在地铁大兴机场线实现了。 今天上午,北京日报记者在地铁大兴机场线草桥站发现...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已完成发射前全区合练,各系统准备就绪!
5月9日上午,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任务组织了发射前系统间全区合练。目前,各系统已经做好发射前准备工作。本次天舟六号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飞行任务。针对“...